高校高教研究动态
|
序号
|
篇名
|
作者
|
刊名
|
发表时间
|
备注
|
1
|
金融发展、高等教育与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
|
张丽华; 侯胜; 王一然
|
经济问题
|
2019/9/24
|
|
2
|
行动者的独立与合作:2018年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分析
|
袁晓萍; 曹雁
|
中国高教研究
|
2019/9/18
|
|
3
|
论大学学科概念
|
别敦荣
|
中国高教研究
|
2019/9/18
|
|
4
|
知识资源共享视野下的教育枢纽构建动因、共享体系及举措
|
陈慧荣; 刘咏梅
|
比较教育研究
|
2019/9/10
|
|
5
|
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变迁与路径选择
|
张航; 陈怡;
|
江苏高教
|
2019/9/5
|
|
6
|
论大学生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
|
侯文军;
|
江苏高教
|
2019/9/5
|
|
7
|
提升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可行路径
|
王思涯; 吴凯;
|
人民论坛
|
2019/9/5
|
|
8
|
探索信息时代高等教育的未来:英国设计专业教学启示
|
田园
|
艺术工作
|
2019/8/15
|
|
9
|
模块化模式在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中的应用——以英国利物浦霍普大学为例
|
孔令帅; 方蓉
|
现代教育管理
|
2019/8/15
|
|
10
|
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指数的国内外比较研究
|
邱均平; 宋博; 王传毅
|
教育与经济
|
2019/8/15
|
|
11
|
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出路——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视角
|
张梦琦; 刘宝存
|
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
|
2019/8/15
|
|
12
|
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国际化战略及其启示
|
王鹏
|
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
|
2019/8/15
|
|
13
|
为质量而问责: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及其启示
|
胡健; 杨建国;
|
教育研究
|
2019/8/15
|
|
14
|
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——学习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
|
张艳国; 凌日飞
|
社会主义研究
|
2019/8/10
|
|
15
|
以色列人才战略的演变
|
李晔梦
|
中国科技论坛
|
2019/8/5
|
|
16
|
用活网络热点素材打造思政“金课”
|
张立杰; 冯洁玉
|
人民论坛
|
2019/8/5
|
|
17
|
“双一流”建设中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
|
杨秀娟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2019/8/5
|
|
18
|
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研究
|
蔡文伯; 黄晋生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2019/8/5
|
|
19
|
从入口到出口: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——来自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的证据
|
周丽萍; 岳昌君
|
江苏高教
|
2019/8/5
|
|
20
|
高等教育文献研究范式的嬗变、问题及反思
|
马小燕; 郑晓齐
|
高教探索
|
2019/8/5
|
|
21
|
俄罗斯实施博洛尼亚进程的背景、举措与启发
|
张庆晓; 贺静霞; 周石其
|
高教探索
|
2019/8/5
|
|
22
|
大学生创新潜质识别及潜能培养——基于心理资本的视角
|
何星舟
|
高等工程教育研究
|
2019/7/28
|
|
23
|
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奖助制度
|
李锋亮; 钱婷; 蔡政庭;
|
大学教育科学
|
2019/7/28
|
|
24
|
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变革的思考
|
任增元; 刘军男;
|
大学教育科学
|
2019/7/28
|
|
25
|
“管办评分离”下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组织成长路径探析
|
陈兴明; 陈孟威; 李璇
|
当代教育论坛
|
2019/7/26
|
|
26
|
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——基于投资异质性视角
|
陈霞; 刘斌
|
当代教育论坛
|
2019/7/26
|
|
27
|
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学生学习与核心素养:展望与挑战
|
谭海萍; 李子建; 邱德峰
|
江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
|
2019/7/25
|
|
28
|
中国慕课学分认定和转换技术路线研究——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
|
蒋艳; 马武林; 轩雅莉
|
外国语文
|
2019/7/25
|
|
29
|
筛选理论视角下的高考改革趋势研究
|
黄捷扬
|
教育理论与实践
|
2019/7/20
|
|
30
|
RBF模型在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中的应用
|
赵岚; 王海波
|
西南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
|
2019/7/20
|
|
31
|
高校食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
|
李森; 管骁; 黄凯
|
食品工业
|
2019/7/20
|
|
32
|
制度变迁视域中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研究
|
许长青; 黄玉梅
|
中国高教研究
|
2019/7/20
|
|
33
|
从单一功能到多重互动:国际高等教育资历承认的发展与展望
|
阚阅
|
中国高教研究
|
2019/7/20
|
|
34
|
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与变革
|
赵斌; 黄天元
|
复旦教育论坛
|
2019/7/20
|
|
35
|
中国高等教育“双一流”建设的演化、探索与展望
|
马源
|
四川理工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
|
2019/7/19 11:41
|
|
36
|
“区块链+高等教育”变革的现实性、问题及建议
|
丁宝根; 杨树旺; 赵玉
|
现代教育技术
|
2019/7/15
|
|
37
|
德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充分的主要矛盾、原因与破解路径
|
张艳臣
|
现代教育管理
|
2019/7/15
|
|
38
|
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应对
|
刘晓; 刘婉昆
|
教育与职业
|
2019/7/15
|
|
39
|
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变迁逻辑
|
王鹏炜; 李莹
|
陕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
|
2019/7/15
|
|
40
|
毕业生供给侧结构性失衡下高等教育过度现象与政策分析
|
郭兆红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2019/7/5
|
|
41
|
三个基本向度在高等教育软环境建设中的现实意义
|
朱琳; 荆燕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2019/7/5
|
|
42
|
日本高等教育无偿化政策及其影响分析
|
钟绍峰; 徐博
|
现代日本经济
|
2019/7/1
|
|
43
|
中国高校扩招对城乡青年人口迁移的影响
|
赵毅博
|
人口学刊
|
2019/7/1
|
|
44
|
美国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
|
于珈懿; 李云鹏
|
当代教育科学
|
2019/6/30
|
|
45
|
新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创建(1952—1955年)
|
张斌; 胡玲玲
|
档案学研究
|
2019/6/28
|
|
46
|
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转型及其突破路径
|
黄巨臣
|
教育科学
|
2019/6/20
|
|
47
|
默克尔执政以来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
|
刘淑华; 郭荣梅
|
比较教育研究
|
2019/6/10
|
|
48
|
逆全球化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与建议
|
刘冷馨
|
宏观经济管理
|
2019/6/8
|
|
49
|
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维度
|
屈颖
|
人民论坛
|
2019/6/5
|
|
50
|
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内容及特征(2007-2017年)——以教育史学会年会论文为视角的解读
|
任炜华
|
高教探索
|
2019/6/5
|
|
51
|
我国本科教学评估中“质量观”的变革与启示
|
刘晖; 邱若宜
|
高教探索
|
2019/6/5
|
|
52
|
美国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:内涵、运行、特点与启示
|
王兴宇
|
高教探索
|
2019/6/5
|
|
53
|
顺应改革趋势 符合江苏实际 遵循教育规律 促进人才培养
|
胡金波
|
江苏高教
|
2019/6/5
|
|
54
|
大众化背景下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研究
|
刘旭东; 赵文慧; 赵繁菲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2019/6/5
|
|
55
|
省域“双一流”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
|
王战军; 杨旭婷; 刘静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2019/6/5
|
|
56
|
教育评价导向的转变与高等教育发展
|
傅程; 黄斌; 才馨竹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2019/6/5
|
|
57
|
努力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法治实践
|
周佑勇
|
中国高等教育
|
2019/6/3
|
|
58
|
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合法性审思
|
柳友荣; 张蕊
|
大学教育科学
|
2019/5/28
|
|
59
|
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与问题探析
|
钱辉; 高东锋; 叶民
|
高等工程教育研究
|
2019/5/28
|
|
60
|
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模式及经验——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
|
訾艳阳; 宋红霞; 吴梦秋
|
教育理论与实践
|
2019/5/25
|
|
61
|
聋人高等教育的生态学关系重塑研究
|
王晓鸥
|
教育理论与实践
|
2019/5/25
|
|
62
|
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
|
胡君
|
甘肃社会科学
|
2019/5/25
|
|
63
|
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与实践反思
|
彭勇
|
甘肃社会科学
|
2019/5/25
|
|
64
|
中国人才培养急需“双重转型”
|
赵兰香; 王芳; 姚萌
|
中国科学院院刊
|
2019/5/20
|
|
65
|
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
|
申素平; 左磊
|
中国高教研究
|
2019/5/20
|
|
66
|
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:背景、基础与路径
|
谢爱磊; 李家新; 刘群群
|
中国高教研究
|
2019/5/20
|
|
67
|
为了卓越的协同:澳大利亚科研创新系统改革探索
|
白华; 苑大勇
|
外国教育研究
|
2019/5/20
|
|
68
|
慕课教育机会公平的大数据实证分析
|
柴玥; 杨连生
|
现代大学教育
|
2019/5/20
|
|
69
|
高等教育、异质性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——基于空间溢出视角的实证研究
|
蒋佳; 赵晶晶; 盛玉雪
|
学海
|
2019/5/20
|
|
70
|
高等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——基于江西省航空产业的实证研究
|
舒长江; 洪攀; 黄佳卉
|
教育学术月刊
|
2019/5/15
|
|
71
|
“一带一路”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研究——以甘肃省为例
|
李硕豪; 王改改; 张晓雪
|
现代教育管理
|
2019/5/15
|
|
72
|
意蕴与追求:“四位一体”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
|
杨灿明
|
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
|
2019/5/15
|
|
73
|
西藏高等教育入学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
|
邓梦静; 罗绒战堆
|
民族学刊
|
2019/5/15
|
|
74
|
刍论多样化高等教育制度建设
|
王英杰
|
比较教育研究
|
2019/5/10
|
|
75
|
高校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制度关键结构及发展研究
|
陶好飞; 陈玲; 黄戈林
|
新疆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
|
2019/5/8 15:42
|
|
76
|
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研究
|
高书国; 李捷; 石特
|
高校教育管理
|
2019/5/6 18:24
|
|
77
|
高等教育发展、技术创新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——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空间效应研究
|
何宜庆; 吴铮波
|
高校教育管理
|
2019/5/6 18:20
|
|
78
|
高等教育的“中国特色”:应然性与实践理路
|
柳友荣; 范笑仙
|
江苏高教
|
2019/5/5
|
|
79
|
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:价值、难题与对策
|
罗云; 郭霄鹏
|
江苏高教
|
2019/5/5
|
|
80
|
话语权力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
|
李文
|
江苏高教
|
2019/5/5
|
|
81
|
现代大学的社会性:关于知识生产与社会服务的讨论
|
钟建林
|
江苏高教
|
2019/5/5
|
|
82
|
高等教育与江苏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
|
包耀东; 李晏墅; 程林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2019/5/5
|
|
83
|
澳门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探究
|
陈志峰; 马冀; 周祝瑛
|
高教探索
|
2019/5/5
|
|
84
|
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实践与思考
|
廖莉萍
|
高教探索
|
2019/5/5
|
|
85
|
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的中俄高等教育合作:问题与对策
|
刘淑华; 宋永华
|
高等教育研究
|
2019/4/30
|
|
86
|
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愿景:从无边界教育到无边界学习
|
荀渊
|
电化教育研究
|
2019/4/25 12:05
|
|
87
|
美国哈佛大学城市设计硕士项目教育模式探析
|
王嘉琪
|
建筑学报
|
2019/4/20
|
|
88
|
2018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——基于16家高等教育研究最具影响力期刊的发文统计
|
王小梅; 周光礼; 周详; 刘植萌; 王者鹤
|
中国高教研究
|
2019/4/19
|
|
89
|
亚洲地区慕课发展五年回顾:从2013年至2017年
|
汪琼; 欧阳嘉煜; 纪九梅; 王宇
|
中国远程教育
|
2019/4/15
|
|
90
|
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平等权及其实现路径——基于受教育机会比例平等原则的视角
|
方跃平; 汪全胜
|
民族教育研究
|
2019/4/15
|
|
91
|
高等教育空间集聚、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绩效——基于分位数回归分析
|
何宜庆; 童静; 王丹荑
|
教育学术月刊
|
2019/4/15
|
|
92
|
独立学院发展再审视
|
钟秉林; 周海涛
|
教育研究
|
2019/4/15
|
|
93
|
基于“10+35”教学模式的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
|
廖成水; 王臣; 刘志军; 李静; 杨自军
|
黑龙江畜牧兽医
|
2019/4/10
|
|
94
|
2000—2017年国内外教学评价比较研究——基于SSCI和CSSC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
|
郭丽君; 陈春平
|
当代教育论坛
|
2019/4/8
|
|
95
|
“双一流”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英国启示
|
左殿升; 方雷; 王新波
|
江苏高教
|
2019/4/5
|
|
96
|
高等教育“适应论”的内在冲突及其应对
|
李忠
|
社会科学战线
|
2019/4/1 15:14
|
|
97
|
无声的区隔:高考文理分科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
|
周菲
|
高等教育研究
|
2019/3/31
|
|
98
|
人工智能创新与中国高等教育应对(下)
|
刘进; 吕文晶
|
高等工程教育研究
|
2019/3/28
|
|
99
|
我国香港地区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战略及其运行特征
|
包水梅
|
高等工程教育研究
|
2019/3/28
|
|
100
|
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
|
张志军; 张阳; 李一萱; 于晓松
|
中国工程科学
|
2019/3/17 8:51
|
|
101
|
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未来——《重塑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》规划介评
|
蒋鑫; 洪明
|
现代教育管理
|
2019/3/15
|
|
102
|
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
|
谢晓娟; 杨颖颖
|
辽宁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
|
2019/3/15
|
|
103
|
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的三重逻辑
|
张德祥; 王晓玲
|
教育研究
|
2019/3/15
|
|
104
|
“一带一路”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导向和路径选择
|
张琦
|
辽宁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
|
2019/3/15
|
|
105
|
论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有效凝练
|
赖绍聪
|
中国大学教学
|
2019/3/15
|
|
106
|
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:需求、障碍与机制突破
|
袁晶; 张珏
|
教育发展研究
|
2019/3/10
|
|
107
|
“双一流”建设的问题审视和发展路向——学习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
|
王高贺; 郭文亮
|
理论月刊
|
2019/3/6
|
|
108
|
中美高等教育学习生态系统比较研究
|
史册; 张海
|
中国电化教育
|
2019/3/5 0:00
|
|
109
|
改革开放四十年: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
|
余小波; 刘潇华; 黄好
|
江苏高教
|
2019/3/5
|
|
110
|
大数据画像——实现高等教育“依数治理”的有效路径
|
于方; 刘延申
|
江苏高教
|
2019/3/5
|
|
111
|
高等教育治理:四国的经验与启示
|
侯玉雪; 时广军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2019/3/5
|
|
112
|
现代测量效度视角下的大学教学评价
|
郭芷含; 陈劲松
|
高教探索
|
2019/3/5
|
|
113
|
论大学自治权对学术自由权的僭越与回归
|
刘强
|
高校教育管理
|
2019/3/4 15:14
|
|
114
|
“第四次工业革命”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
|
任羽中; 曹宇
|
中国高等教育
|
2019/3/3
|
|
115
|
上大学会多大程度上推迟初婚年龄?——基于IV-Tobit模型的估计
|
朱州; 赵国昌
|
人口学刊
|
2019/3/1
|
|
116
|
斯里兰卡高等教育“战略管理计划(2013-2017)”的目标、内容及启示
|
徐辉; 张永富
|
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
|
2019/3/1
|
|
117
|
新时代高校战略管理的现实境遇与发展图景
|
刘强
|
当代教育科学
|
2019/2/28
|
|
118
|
管办评分离背景下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探索与实践——以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和麦可思研究院为例
|
王向华; 张曦琳
|
当代教育科学
|
2019/2/28
|
|
119
|
面向未来发展的数字素养及其培养策略——基于《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数字素养战略简报》的研究
|
张春华; 韩世梅; 白晓晶
|
中国远程教育
|
2019/2/26 0:00
|
|
120
|
中国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时空演绎分析
|
李琼; 李小球; 张蓝澜; 吴雄周
|
经济地理
|
2019/2/26
|
|
121
|
振兴发展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:成就、挑战与对策
|
孙有中
|
外语界
|
2019/2/25
|
|
122
|
数字时代远程开放教育:加拿大篇
|
托尼·贝茨; 张永胜; 肖俊洪
|
中国远程教育
|
2019/2/20 0:00
|
|
123
|
高校教学改革的反思——对近两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实证研究
|
薛欣欣; 刘军伟
|
中国高教研究
|
2019/2/20
|
|
124
|
论美国联邦政府与高等教育认证协会的利益互嵌
|
代林利; 钟周
|
清华大学教育研究
|
2019/2/20
|
|
125
|
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印度公立高等教育问责体系的建构
|
刘淑华; 陈雪纯
|
外国教育研究
|
2019/2/20
|
|
126
|
与改革同行:武汉大学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
|
徐丽芳; 赵雨婷
|
出版科学
|
2019/2/18 17:17
|
|
127
|
美国数字人文高等教育探析——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
|
祁天娇
|
图书馆论坛
|
2019/2/18 13:38
|
|
128
|
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指导
|
卞成林
|
中国高等教育
|
2019/2/18
|
|
129
|
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识别研究
|
迟景明; 李奇峰
|
现代教育管理
|
2019/2/15
|
|
130
|
OECD高等教育比较研究转型的新自由主义逻辑
|
戴园园
|
比较教育研究
|
2019/2/10
|
|
131
|
英国高校科研评估改革、科研卓越框架及其应用
|
吴勇; 夏文娟; 朱卫东; 王丽娜
|
中国科技论坛
|
2019/2/5
|
|
132
|
高等教育、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及空间演进分析
|
赵冉; 韩旭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2019/2/5
|
|
133
|
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助推“双一流”建设路径研究——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视角
|
李石勇; 王春梅
|
高教探索
|
2019/2/5
|
|
134
|
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:理念、现实与制度同构
|
许长青; 卢晓中
|
高等教育研究
|
2019/1/31
|
|
135
|
21世纪加拿大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宏观制度变革
|
张晓莉; 饶从满
|
高等教育研究
|
2019/1/31
|
|
136
|
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:依据、困境与路径
|
赵智兴; 段鑫星
|
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
|
2019/1/30
|
|
137
|
人工智能创新与中国高等教育应对(上)
|
刘进; 吕文晶
|
高等工程教育研究
|
2019/1/28
|
|
138
|
MIT“项目中心课程”人才培养模式解析及启示
|
朱伟文; 李亚东
|
高等工程教育研究
|
2019/1/28
|
|
139
|
美国通用教育数据标准对我国高等教育数据治理的启示
|
许晓东; 彭娴; 周可
|
高等工程教育研究
|
2019/1/28
|
|
140
|
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探析
|
余小波; 张欢欢
|
大学教育科学
|
2019/1/28
|
|
141
|
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思考——基于对广东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
|
蒋连霞; 施亚玲; 向兴华; 王科
|
思想教育研究
|
2019/1/25
|
|
142
|
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融入“一带一路”的路径选择
|
薛阳
|
贵州民族研究
|
2019/1/25
|
|
143
|
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就读经验及影响因素
|
韩静; 张晓萍; 李丽; 唐娟
|
护理研究
|
2019/1/21 14:09
|
|
144
|
图情档实践教育基地协同建设的现实障碍与可行路径研究——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
|
陈闽芳; 王运彬
|
档案与建设
|
2019/1/20
|
|
145
|
通识教育: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促进
|
张威
|
中国高等教育
|
2019/1/18
|
|
146
|
当下与未来: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来华留学生教育
|
周曼丽
|
中国高等教育
|
2019/1/18
|
|
147
|
论18世纪英国学园的兴起
|
王英
|
历史教学(下半月刊)
|
2019/1/16
|
|
148
|
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演变及对我国卫生管理专业国际化的启示
|
蒋明珠; 熊巨洋; 陈夏燕; 沈晓; 张晗
|
中国卫生事业管理
|
2019/1/15
|
|
149
|
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文化再生产、阶层分化与教育公平及其中国实践
|
潘泽泉; 杨金月
|
学习与实践
|
2019/1/15
|
|
150
|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——基于39国的统计数据
|
吕明霞
|
现代教育管理
|
2019/1/15
|
|
151
|
新兴学科设置调整的基本规律探要——公安学发展的经验
|
任惠华; 林曦
|
学位与研究生教育
|
2019/1/15
|
|
152
|
持续改进金属材料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
|
彭成红; 朱小科; 傅伟文
|
实验室研究与探索
|
2019/1/15
|
|
153
|
人工智能时代英国高等教育变革趋向研究
|
段世飞; 张伟
|
比较教育研究
|
2019/1/10
|
|
154
|
国际学评教工具开发和使用的矛盾、对策及价值取向
|
刘畅
|
江苏高教
|
2019/1/5
|
|
155
|
五大发展理念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改革思路
|
胡万山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2019/1/5
|
|
156
|
高等教育融入“一带一路”经济发展与路径选择——以山东省为例
|
陈飞宇; 王坦
|
山东社会科学
|
2019/1/5
|
|
157
|
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内涵及特点
|
辛越优; 林成华; 蒋红霞
|
中国高等教育
|
2019/1/3
|
|
158
|
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思政课教育目标设计的逻辑思考
|
李梁
|
中国高等教育
|
2019/1/3
|
|
159
|
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
|
黄建军; 黄娇
|
中国高等教育
|
2019/1/3
|
|
160
|
新时代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、逻辑与路径
|
宫法明
|
中国高等教育
|
2019/1/3
|
|